2008年,江苏省溧阳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江苏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有关精神,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侵害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有效促进了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和社会抵御火灾整体能力的提高,为减少火灾隐患、遏制重特大火灾发生、构建“平安溧阳”奠定了坚实的消防安全基础,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不断提高全市上下对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放在建设“平安溧阳”的高度来谋划,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方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确保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扎实有效。
建立消防宣教机制。突出政府在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对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内容长抓不懈,定期召开会议,部署有关工作,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和完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保障机制,健全全市消防宣传教育责任体系。
建立责任目标机制。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市政府与各镇及各行业主管部门签订消防工作责任状,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消防工作的重点内容纳入了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之中,做到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同奖惩。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坚持各行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联动机制,综合运用监督、行政等多种手段,做到宣传教育与检查并举,达到标本兼治的工作目标。同时,根据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市安监、劳动、教育、旅游、卫生、工商和市消防等部门紧密协作,积极开展对申报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单位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与操作人员等的培训工作。全年共组织各类宣传培训教育40余次,培训教育20000余人次。
一年来,全市消防宣传教育载体不断巩固和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消防宣传教育格局逐步形成,消防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
强化日常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和溧阳信息港、天目湖信息港等电子媒体的作用,突出及时性、有效性和多样性,及时发布重要消防新闻、信息,让群众在获取日常信息的同时了解消防信息、学习消防知识。在市区街头设置多处大型电子显示屏,播放消防宣传标语、图片和视频,不断开拓消防公益宣传新阵地。加强与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沟通协作。2008年,在《扬子晚报》、《常州晚报》、《现代快报》等报刊上稿60多篇。溧阳电视台全年制作播出消防专题节目3期、新闻30多条,播出数量居各行业系统之首。此外,在市电信、移动、联通公司开设消防宣传平台,向广大市民和人员密集场所负责人定期发送消防知识和火灾预警。
狠抓主题宣传。利用“110”宣传周、“3.27中小学安全教育日”、“5.5法制宣传日”、“安全生产月”、“奥运安保倒计时100天”、“119”消防日等时机集中开展声势浩大的消防宣传活动。11月9日,我市在华地广场举行“119”消防日宣传暨消防志愿者“千街万巷”活动启动仪式,溧阳市委副书记顾卫东、政协副主席马小其以及市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均到场全程参与了宣传活动。市邮政局联合市消防大队发行了4万套消防知识明信片,增强消防宣传教育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发挥自身优势。2007年以来,市消防大队消防站坚持免费向社会单位和群众开放,立足自身资源,敞开大门做好宣传教育。一方面是请进来,主动邀请各单位员工、社区群众、学校师生等人员到消防站参观,组织学习火灾预防、逃生自救知识。2008年,消防站共对外开放26次,接待人数30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应。另一方面是走出去,把流动消防站开进居民新村、农村集镇、学校医院等人流集中区域,通过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警示教育片,同时利用逃生和报警模拟设备及灭火表演等多手段多方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认真研究和总结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宣传教育“进社区、进机关、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为抓手,努力追求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重点在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上做文章,不断提高消防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实际效果。
以教育为根本,提高学生防火与逃生自救的能力。坚持“消防意识从小培养,消防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原则,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教育内容和正常教学活动,并对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建立“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校园宣传教育网络模式。
以宣传为先导,营造社区与家庭的消防安全环境。一方面,深入开展社区消防教育活动,建立消防知识长廊、消防角、固定消防宣传教育阵地等,对社区居民发放消防知识手册、资料。同时,对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和吸烟等防火安全教育,不但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社区居民群众学习消防常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市建设和消防部门积极组织全市物业管理单位的消防专(兼)职人员参加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并鼓励广大社区居民争做消防宣传员和监督员。通过一个家庭培养一个消防员,带动全家保平安,使居民群众基本做到“三懂三会”。
以镇村为阵地,提高农村抗御火灾能力。不断加强农村专兼职、义务消防队伍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市公安、消防部门依托农村消防警务室,消防监督员、民警、协管员深入农村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文化部门结合文艺、技能“三下乡”活动,适时开展消防宣传;广电部门通过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将播放消防安全常识和防火要求常态化,积极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此外,还通过刷写宣传标语、设立消防公益广告牌、火灾警示牌等措施,提醒村民们居安思危,提高防火意识,努力形成人人学习消防知识,人人关心消防安全,人人支持消防工作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以宣传促提高,提升机关与企业的消防管理水平。以落实宣传教育消防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机关与企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根据岗位、生产任务和季节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方式,积极构建从上至下的网状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广大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引导有关单位自觉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积极主动整改火灾隐患,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指导华地百货公司、江南春商城等多家单位举行灭火和疏散演习,组织上上电缆、立洋纺织、罗地亚稀土等多家重点企业举办消防运动会。同时,积极推广天目湖宾馆、华地百货等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做到以点带面,典型引路,促进全市企业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企业广大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技能
以景区为依托,强化旅游消防宣传教育力度。旅游安全是旅游行业的生命线。溧阳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做好旅游景区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游客的消防意识,而且能够促进旅游业安全稳定发展,树立我市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市消防部门和旅游部门通力协作,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旅游景区的消防工作。首先,在各个景点建立消防安全组织和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设置消防公约和消防宣传牌或宣传栏,重点提升旅游观光人群的消防意识;其次,组织旅游单位员工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全市旅游行业员工受教育率达100%。再次,要求景区导游和讲解员将消防知识宣传纳入景区讲解词中,向游客宣传消防常识,发放消防宣传卡片。最后,结合创建开展消防宣传教育。2008年,市开展了“一村一品”创建活动,市旅游部门和消防部门结合创建工作,联合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举办一系列消防安全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活动,以宣传教育促消防管理,有效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消防安全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