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旱情拷问政府信息透明公开
来源:红网 更新时间:2009-02-16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然而眼下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却正在威胁着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7个小麦主产省份。很多地方甚至从去年10月下旬以来,连续100多天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雪,土地龟裂、河流干涸,地里的冬小麦面临绝产危险。截至2月6日,全国共15个省、市不同程度遭遇大规模干旱,作物受旱面积1.61亿亩,有437万人、210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2月7日《新京报》)
  
  据报道,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始于去年十月下旬。迄今为止,河南全省小麦受旱面积4150多万亩,严重受旱700万亩,13万多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安徽全省受旱面积达到2591万亩,直接经济损失已近十六亿元人民币;陕西关中、渭北地区15万人面临临时饮水困难;江西鄱阳湖水位已连续创下历史同期最低水位,湖区大面积干涸,当地群众出现一定程度用水困难;河北省会石家庄遭遇50年来少见秋旱,40万人出现季节性饮水困难;山西阳泉农民掘地一米仍难播种……
  
  尽管旱魔肆虐,所到之处“秧苗枯死、土地龟裂、人畜干渴”,但在近四个月的时间内,旱情不断“升级”、“变化”的过程却几近“无声无息”,不为很多人所知。因而新年伊始,当不少人原以为金融危机持续下的社会失业特别是农民工失业问题会成为新年的第一条大新闻时,却不料“50年一遇”的大旱情首当其冲,在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时候,与中央连续6年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一道,同时进入国人的视野和媒体集中报道的重点。
  
  面对干旱中那一块块裂开的土地,面对在灾难中苦苦挣扎的苍凉背影,面对“河南登封一家6口1碗水洗脸”的特写镜头,面对“历史罕见”、“重度干旱”、“特旱”等字眼连日来在媒体反复出现并成为关键词,人们禁不住要问,是什么原因让如此“时间长、范围广、灾情重、危害大”的干旱信息姗姗来迟?如果有连续的预警体系,有对灾害影响程度的充分估计,还会有那么多人惊愕而深感“始料不及”吗?
  
  不可否认,与水灾、冻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一出现就惊涛骇浪、来势汹汹、山崩地裂相比,旱灾的发生是悄无声息的,但它却有可能愈演愈烈,直接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群众生活。窃以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和“50年一遇”的旱灾考验中国经济的当下,政府的应急能力和行政能力,不仅体现在成功应对并化解灾害危机上,还体现在及时公开发布信息上。唯有及时、透明、公开发布“罕见旱情”信息,方能让公众客观了解灾害的影响程度,进而理解政府,采取行动协助政府,开展生产自救。
  
  让人欣喜的是,各级各部门和受旱各地正在变“被动”为“主动”,采取积极的应对方略弥补这一细节上的缺陷,全力抗旱保粮。春节前,中央财政已紧急拨付特大抗旱补助资金1亿元,重点支持河北、山西等冬麦受旱地区做好抗旱工作;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动员一切力量,落实各项抗旱措施,打好这场硬仗;2月5日,国家防总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响应机制;2月6日,财政部提前拨付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867亿元……
  
  应对“罕见旱情”尤需信息透明公开。期盼各级政府部门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罕见旱情”的相关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知情权。当务之急,一是要及时深入灾区查核灾情,实事求是地做好灾情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二是要加强统计和抗旱保粮等信息公开工作,让受灾百姓知道公共资源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向民生倾斜以及灾害损失是如何补偿的;三是要科学预测气候变化,对随后的天气情况要有及时准确的预测,并做好最充分的预案准备。如此多管齐下,科学应对,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避免粮食大幅减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