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结构:全院现有干警273名,其中研究生22人,本科生216人;检察官153名,检察书记员40名。
办案数:2007年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3909人,经审查批准逮捕3639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2539件4200人,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2412件3940人。2008年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4083人,经审查批准逮捕3860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2779件4542人,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2626件4304人。
装备数:办公楼总面积13998平方米,各种办公、办案车辆75辆,其中警车17辆。
【十佳院 荣誉】
2000年荣获“全国检察机关人民满意的检察院”;2001年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模范检察院”;2003年荣获“上海市检察机关先进检察院”;2004年荣获“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2006年被评为“全国基层检察院规范化建设示范院”;2007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
党组中心组召开学习会,会场里虽然只坐了二十几个人,但其他干警都打开电脑中的“视频直播”窗口,加入交流讨论;检察长在食堂吃饭时,表扬了恰巧坐在他对面的一名干警,因为根据办案信息系统的反映,这名干警本月办案量提高了一倍……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到处可以感受到新理念和高科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该院检察长陈乃保告诉记者,浦东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浦东新区检察院以占上海市检察系统9%的人力,办理着全市14%的刑事案件。为了让浦东检察工作与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前沿的地位相配套,该院党组提出,立足浦东的功能定位,探索建立业务、队伍、信息化“三位一体”的现代检察管理模式,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业务管理有“针孔放大镜”
公诉处一名干警办结了一起审查起诉案件,就在他打印好起诉书准备去盖章时,业务管理中心的督导员却提出该案应当定两罪而不是一罪。最后通过启动检察长复核程序,此案以两罪起诉,并获得了法院判决的支持。
这是浦东新区检察院促进办案规范化、精细化的一个例子。近年来,该院大力推进业务改革,就是要为检察工作制造一个“针孔放大镜”,把办案质量效率上的小毛病都一一挑出来,而业务管理中心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陈乃保介绍说,业务管理中心对全院业务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打破了以往案件由分管检察长———主任检察官———主诉(办)检察官条状管理的格局,为全院业务工作的均衡发展奠定了组织保障。
业务管理中心有“三件宝”:一是业务规章制度、二是督导机制、三是办案软件,由此形成了具有浦东特色的案件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诉讼环节的法律制度还不够细化的现状,业务管理中心制定了《刑事案件流程管理实施细则》等42项办案规章制度,详尽地规定了每一个办案环节的每一个办案动作。
业务管理中心的四名督导员同步观察整个诉讼进程,用“鸡蛋里挑骨头”的苛刻,监督、指导业务部门的办案工作。
业务管理中心通过办案软件及时采集业务部门的办案数据,在每月一次的案件质量评审会议上对相关个案提出奖励或处罚的建议。
浦东特色的业务管理模式散发出强有效的辐射力:浦东新区检察院以占上海市检察系统9%的人力,办理着全市14%的刑事案件;反贪和反渎部门保持查案数量全市第一,有效地打击和震慑了犯罪,促进了浦东的平安建设。
信息化带来“惬意”
秘书科科长有一份材料要打印100份,通过“电子邮箱”发送到文印室的高速打印机上,半杯茶的功夫,内勤就把100份材料送过来了。如此“惬意”的工作方式,是信息化建设的结果。
陈乃保说,浦东新区检察院党组把信息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立了信息管理中心,整合全院技术资源。信息管理中心以服务办案工作为首要任务,开发了《浦软办案软件系统》。这套软件适用于刑事诉讼全过程,具有控制和规范办案的强大功能,目前已在上海检察系统全面推广使用。
信息化给浦东新区检察工作带来巨大变化,让我们看看一个平常工作日的场景:
没有“上蹿下跳”的人,检察长、主任检察官、专职督导员都静静坐在办公桌前,根据权限同步监控办案,耳边传来的只是轻轻的鼠标点击声;
负责立案监督的老顾在自己电脑上浏览半个小时,找出两个疑似有案不立的线索;
刚刚荣获“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副处长张为,正在同时与40多名青年干部进行网上互动交流,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参赛体验;
机关党委书记杨金星正逐一查看全院16个党支部的网页,各支部的计划、小结、会议、活动、先进事迹等都反映在网上,马上要评先进党支部了,他打算让各支部互相浏览,公平打分……
作为高检院评定的“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先进集体”,浦东新区检察院正用信息化创造着一个特有的工作模式。
这支队伍有颗传统的“心”
浦东新区检察院的业务管理模式是领先的,信息化建设是先进的,然而在现代化的外表下,这支检察队伍却拥有一颗传统的“心”———“规矩做人、规范办案”,这也正是该院的八字院训。
“八字院训是由全院干警讨论推举,经党组研究确定的,它不是简单的两句话,而是已衍生形成了具体的工作要求,成为每位干警的行为规范。”陈乃保认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首先要做好人,要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这一传统准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过时。
一直以来,浦东新区检察院干警认真履行八字院训的要求,做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单位人,做践行良好社会公德的社会人,做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家庭人。
工作中,无论是检察官、书记员、行政人员还是司法警察,他们都恪尽职守,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业务能手。目前,浦东新区检察院共有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和“优秀接待员”各1名,4人被分别列入高检院反贪、渎检、监所人才库,45名干警取得硕士学历或学位,被评为“上海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该院还积极为社区服务。2008年,浦东新区检察院深入街道、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受教育人数达到7000余人次。
生活上,浦东新区检察院每年召开一次家属座谈会,让家属评判干警在家庭中的表现。纪检部门定期走访居委会,了解干警八小时之外的活动,如果发现不当之处,便会提醒干警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维护检察官的形象。记者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