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探索网络问政常态机制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09-02-25

 

  本报讯(记者/贾抒李晓玲)随着网络问政成为2008年的一大关键词,佛山活跃的民间力量也正在寻找释放议政激情的网络渠道。市政协委员刘玉华建言,佛山网络新意见阶层在崛起,已具备网络问政的条件,政府应该探索建立网络问政常态机制。

  据统计,佛山目前有网民超过300万,占全省1/7,每日在线人数超过8万人次。不少网络社区已经成熟,“政府上网工程”也培养了一些专门的电子政务人才。

  “我个人感觉,佛山的网民参政议政的能力较强,比如禁摩问题,一些网民就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最近‘两会’有网民就金融危机话题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言。佛山网络新意见阶层在崛起,这个意见层很多都是公务员、律师等主流的声音,而不是愤青的谩骂。”一位一直活跃在佛山网络前线的网友感叹道。佛山网民充分展现了对城市、社会的认知能力,在网络表达上已经进入新的层面,这是政府能够参考网络民意的重要原因。

  刘委员建言,政府可以整合开发“网络问政”平台等,以网络问政常态机制向服务型政府的纵深处发展,打造网络问政的“佛山模式”。

  刘委员同时认为:“网络问政首先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对于网民言论应由网站或者专门的部门进行第一轮的筛选和整理;再由政府部门组织专家组和网民专家进行二次整理,挑选出网民集中反映的,最为关心的若干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要保证网络问政的目的真正达到,功能真正实现,这几点首先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