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将建救助管理指纹识别系统
来源:春城晚报 更新时间:2009-03-02

   鼠标一点,就可查询到某人获得社会救助的时间及救助金额等;同时,某个单位或者个人要申请设立省级社会组织,也可在网上提交民政部门审批。而更加值得期待的是,今年内省民政厅将启动救助管理指纹识别系统建设项目。这是记者昨日从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在会议召开前夕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省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副省长曹建方出席会议并讲话。
  健全临时救助制度
  曹建方指出,今年全省民政工作要重点抓好6方面:以健全体制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做好城乡“低保”的扩面提标工作,将应当享受“低保”的城乡困难家庭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以改善特殊群体的生活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以扩大基层民主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以规范管理为重点,加大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力度;以完善“双拥”和“优抚”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在完善保障方面,年内将农村“低保”覆盖面扩大到330万人;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加快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补助标准动态调整办法和正常增长机制,适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救助水平;逐步实现救助政策和救助资源的有效整合,努力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综合救助网络,切实发挥救助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并力争在年内新建5个州(市)儿童福利院和6个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救助管理引入指纹识别
  据了解,省民政厅将有针对性地推进民政工作立法进程,今年争取出台《云南省灾情统计发布实施办法》、《云南省提高火化率的补助及奖惩办法》等一批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同时,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连通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的网络构架和综合应用平台,在省、州市、县(区)、乡镇(街道)四级实现重点民政业务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加快实施网上办公。云南省城乡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将于年内投入使用,年内还将实现省级社会组织网上审批。今年内,省民政厅还将启动救助管理指纹识别系统建设项目,杜绝流浪人员利用目前救助管理体制的空当,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救助。
  “政风行风热线”上线直播
  对民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重点民政工作落实及民政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和督查,保证民政专项资金安全、有效运行;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着力解决民政对象反映的合理诉求,完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案;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开展“政风行风热线”上线直播和民政基层单位行风评议活动,纠正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3年内灾害信息员配备到村
  我省将以提高灾害应急和综合减灾能力为核心,建立和完善救灾志愿服务动员、救灾资金投入和救灾联动机制,构建灾害救助应急体系,确保受灾群众在灾后24小时救助到位;用3年左右时间组建相对稳定的灾害信息员队伍,配备到村一级,在每个村居委会配备1~2名灾害信息员;同时抓紧省、市(县、区)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
  推行养老服务补贴制
  进一步完善各项优抚安置政策,按规定提高各类优抚安置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扎实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工作;不断增强优抚医院和荣军医院的服务能力,维护和保障孤老优抚对象的生活权益。同时将积极争取政府投入,推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和政府购买服务,努力使经济困难老人的居家或机构养老服务落到实处;引导、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积极推进民办公助和公建民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将养老护理人员纳入职业资格管理,实现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