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莎 海南省现代工业发展迅速信息岛建设不断推进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业与信息产业局局长 赵莉莎

    近几年来,我省现代新型工业发展迅速,信息智能岛建设不断推进。主要特点是:

    ——工业经济总体实力快速提升。2003-200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从123.05亿元增加到321.18亿元,年均增长19.4%,远高于全国同期工业(12.4%)增长速度和全省同期GDP年均(11.4%)增长速度,其中,2007年各月累计增幅均位居全国第一,2008年尽管遭遇严重的金融危机影响,全省工业增加值仍然增长了5.8%;200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08年达到1181.1亿元;全省工业占GDP的比重年均增长近1个百分点,2008年达到22%;2003-2008年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1.7%,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力量。

    ——工业结构逐渐优化。支柱产业初步形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工业形成了石油天然气化工、林浆纸一体化、汽车及配件、制药、矿产资源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2008年,六大支柱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90.1亿元,占全省工业的66.9%;工业经济重化特征更加明显,2008年规模以上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4%;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产值超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30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有16家,超50亿元的企业有3家,超百亿的企业有1家;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规模以上的股份制、集体、民营、外资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占84.8%。     

    ——工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3-2008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670亿元,占全省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的26%;其中,工业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594亿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完成投资约7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3%和3%。2008年在全国宏观调控政策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全省工业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同比增长41%。

    ——工业集聚度明显提高。几年来,洋浦经济开发区、东方工业园区、海口工业区、老城开发区、昌江循环经济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加大投资力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陆续建成投产了炼油、浆纸、甲醇、汽车、水泥、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产业链不断延伸,奠定了我省重要生产能力。

    ——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大容量、高速率、覆盖全省城乡的信息通信网络,综合通信能力显著增强,到2008年底全省电话用户达到622万户,普及率72.9%,有线电视用户达92.7万户;自然村通电话比例达到99.6%,通宽带率达到99.5%。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97%省直厅局和100%市县政府建立了网站,实现了从信息发布到提供部分电子政务服务的转变。

    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以下简称“省工信局”)于2006年8月底正式组建。省工信局的成立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建设步伐、创新工业和信息化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成立两年多来,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做大全省工业总量、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推进信息化进程等目标,着力抓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对行业的宏观指导,制定、发布一批规划和政策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政府部门职能的要求,我局着重从规划、政策法规和服务等方面加强对工业和信息化的行业管理。深入开展调研,摸清了全省工业、信息产业的基本情况和重点行业、重点园区的底数,通过调研,提出了海南省工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措施,这些意见和建议已经被省委、省政府采纳。与此同时,组织编制并实施了全省“十一五”工业、医药、农产品加工、高技术产业、生物质能源、硅产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等10项专项规划,修编完成信息智能岛规划;出台了全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水泥等部分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和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等10多项行业管理政策。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对我省的影响,我局迅速推动出台一批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已进入人大审议程序;《海南省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海南省鼓励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政策》等一批政策已经省政府同意正式发布。

    (二)贯彻“两大一高”战略,全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经济发展靠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靠项目带动。我局始终把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建立项目跟踪责任制,加强协调服务,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争取每年都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有一批项目在建设,有一批项目新开工,有一批项目开始前期工作。这几年,一是促成一批项目竣工投产,800万吨炼油、60万吨甲醇、海马15万台发动机、30万吨卫生纸、福耀玻璃一期、华盛二期200万吨水泥、华能两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一批制药和水产品加工等项目按计划竣工投产,形成了一批新增生产能力。二是加快160万吨造纸、23万吨基础油、500万吨水泥、20万吨精细化工和乐东气田等一批续建项目建设。三是抓紧新开工中海油80万吨甲醇、海马30万辆汽车、20万吨镀锡薄板、6万吨生物柴油、VTI生物研究院二期药厂、中瑞康芝药业扩建、金牌威隆造船等一批项目。四是积极推进100万吨乙烯、60万吨PX、中海油海南精细化工(吨烯烃)、10万吨燃料乙醇、特玻材料基地、生态软件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不断延伸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节能降耗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我局加大力度,下大力气抓紧抓实抓好节能降耗工作。一是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统筹协调。省政府成立了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信局,2008年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全省节能降耗工作做出部署;全省各市县也都成立了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市县政府加强了协调配合,节能工作的合力不断增强。二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与有关市县政府签订淘汰立窑水泥产能责任书,拆除了11套落后炼钢设备,基本按计划完成年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任务;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在海口、三亚、儋州开展“禁实”工作。三是组织实施华盛水泥二线余热发电、国投水泥三线余热发电、三亚亚龙湾冰蓄冷、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等重点节能工程。四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组织编制全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大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海口火电厂粉煤灰和脱硫石膏、金海浆纸绿泥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林业枝杈材、椰壳等全部得到了利用,2008年全省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五是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建立能耗公报制度,设立节能专项资金,成立省节能监察大队,对市县政府和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考核,出台了一批节能评估、审查、考核等管理办法。六是开展节能宣传和培训。每年都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2008年还组织了“节能减排巡回展”,举办市县主要领导、节能主管部门节能工作培训班,会同各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省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四)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加强煤电油运调度,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运行。2007年,受水库缺水、燃气电厂出力不足和大发电机组故障检修等因素叠加影响,全省电力供应非常紧张,我局采取挖掘统调各方发电潜力、实行限电和错避峰用电等各项措施,将缺电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2008年1-5月份,受国内煤炭供应紧张影响,全省电煤库存量严重低于警戒线,我局采取确保电煤采购合同量、增加海上运力等多种措施,使全省电煤存量从最低2至3天回升到18天的正常水平。二是稳妥应对突发事件,千方百计保发展、保稳定、保民生。2007年11月6日,两艘作业船舶在东方1-1气田水域施工时,挖破海底天然气管道,引起天然气管道破裂,造成全省部分天然气供应中断,甲醇、洋浦电厂、金海纸浆厂、炼油等一批重点企业和海口市民用、公共交通受到较大影响。我局立即向省政府报告,省政府随即启动Ⅱ级响应,在事故期间我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采取各项应急措施,确保了重点用户、海口民用气和公共交通用气的供应。三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预警。2008年,针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局建立了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加强与企业沟通,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第四季度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我省企业的影响,及时开展企业调查摸底,并于12月份试行了重点企业日上报和周分析制度,适时向省政府和国家工信部提出对策建议。

    (五)加强扶持引导,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围绕延伸产业链、增加社会就业,配套发展中小企业。一是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经过两年多努力,去年底至今年初,我局推动出台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中小企业成长性奖励、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和相关补贴等优惠政策。二是着力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工业发展资金中拿出9000万元,支持18个市县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省级担保平台建设,2008年,该平台完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5.4亿元,为中小企业提供委托贷款和非融资担保4亿元。三是积极争取中小企业扶持资金。2007-2008年争取到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中小企业服务补贴资金约2000万元,支持了36个项目;2008年争取到省财政中小企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扶持了41个项目发展,直接拉动企业投资6.67亿元。四是做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培训了19期共5000多人次;通过展位补贴方式,组织企业参展开拓市场,使300多家中小企业受益,达成合同意向157.8亿元;创建网上服务平台,2008年开通“中国中小企业海南网”。

    (六)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海南生态软件园和三亚创意产业园建设。海南生态软件园项目从2007年开始策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引进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选址澄迈老城经济开发区,并初步确定了6个首批入园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拟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动工建设;我局积极配合三亚市推动三亚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帮助解决启动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做好招商引资等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首批入园项目已经确定。二是政务信息化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建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初步具备运行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条件;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省数据共享平台、省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省联合审批系统等一批跨部门综合应用系统顺利推进,工商、国税等一些重要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相继建成,实现了全省数据大集中,我省成为全国工商系统继甘肃后第二个实现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信息数据集中的省份;省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在2008年度全国32个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排名由2007年的第七名提高到第四名。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化。“海南银行卡应用”项目获国家金卡工程优秀应用成果奖;推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广泛开展,农业科技“110”、海口电子农务、信息化示范村等一批农村信息化工程向纵深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在农业、医药、旅游、房地产等领域广泛应用;以公共服务为重点,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社保、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应用,海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全省所有的农村中小学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顺利推进,建成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省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建立覆盖全省各乡镇的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网络平台,IC卡在医疗保险、人口管理、泊车管理、公共交通等领域扩大应用。四是加强无线电监管。完成全省无线电频率台站数据清理登记,开展无线电执法检查、无线电监测、检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重要节日、博鳌论坛年会、建省20周年庆典、奥运火炬接力等重大活动期间的频率协调、通信保障。

    (七)加强自身建设,培养锻炼实干敬业的工业管理干部队伍

    建局之初,面对新单位、新任务、新责任,我局提出“服务、创新、高效、廉洁”的机关理念。注重转变职能,强化执行意识,加强协调服务。一是不断充实高素质干部队伍,通过选调、招考等方式引进一批年轻、有专业背景的工业人才。二是狠抓学习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机关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2008年,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省工信局作为第一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以“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加快新型工业发展”为载体,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机关各项制度,用制度来管人,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四是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去年7月份以来,全局行政审批事项按规定全部进入省政务大厅办理,按承诺办理时限提前办结率为97.95%,群众评价满意率为100%。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上级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市县、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省工业和信息战线的同志们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工信局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