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青岛政府行业网络安全管理与数据容灾备份解决方案高级研讨会
作者:高乔云
青岛政府部门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又一迈进了一大步,为其已经日趋成熟的信息化网络撑开了一把维护网络健康运转和快速数据容灾响应能力的保护伞。
2月28日,由青岛市信息产业局主办、上锋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承办的“2009青岛政府行业网络安全管理与数据容灾备份解决方案高级研讨会”在青岛环海凯莱大酒店顺利召开。来自青岛各级政府部门信息主管和解决方案专家就一些政府行业所关心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及数据的容灾备份方面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部分政府客户和参会企业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这意味着青岛政府部门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又一迈进了一大步,为其已经日趋成熟的信息化网络撑开了一把维护网络健康运转和快速数据容灾响应能力的保护伞。
近几年,不仅青岛、大连、烟台等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这些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沿海区域城市的老百姓身临其境,皖、赣、陕等内地省市的老百姓都感觉到“政府离我们近了”。2006年1月1日,中国中央政府设有政务信息、办事 服务、互动交流和应用功能等4大门户功能的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运行,开通当日点击量即高达4048万。该平台的开通不仅填补了中国最高政府网站的空白,更标志着以中央政府网站为代表的政府网站成为“官民互动”的桥梁。今天,我们能看到和切实体验到越来越多的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在国家经济转轨、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给民众带来的巨大便利和实惠,如国家审计信息化“金审工程”、 公安信息化“金盾工程”、 税务信息化“金税工程”、 海关信息化“金关工程”、及财务信息化的“金财工程”等“金字”工程在增强政府行政监管能力、提高执法水平、保障国家经济收入上开始显现威力;其他类似各省级的文化共享工程、科技信息交流平台、艺术人文传播通道、城乡居民信用合作社信息管理等信息化整合平台更是不计其数。
在民众轻松共享政府即时资讯的同时,作为政府信息平台的维保人员却不得不时刻考虑如何轻松应对来自互联网看似平静湖面下不时泛起的层层波澜。相信你对这样的信息不陌生:某政府网站被黑客攻击,黑客进入数据库篡改信息,造成大量人员信息丢失和虚假信息外泄,更重要的是该政务平台的可信度从此在公众心中大大折损;汶川大地震后,多家银行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不到位,没能做好客户信息的有效记录和异地容灾保存,给原本因有部分银行存款记录而萌生一线希望的灾民心理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由此可见,当政府信息化建设跨越了初始基础的网络架构阶段后,以网络安全管理和数据容灾备份的信息化二期建设亦是各位信息化主管的关注重点,这一阶段的建设可以为一期的基础架构提供强有力的健康运转安全支持和稳定、可靠、集中、便捷的数据容灾管理。另一方面各网络安全管理和数据容灾解决方案提供商结合长期以来威胁网络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市场需求,纷纷提供有自身特色、切实能解决客户实际难题的解决方案,并在长期的客户应用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