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深刻认识《建议》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阶段 全球化视野 定性定量结合
从“七五”计划开始,中央都提出五年计划《建议》,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建议》对于指导编制“十一五”规划进而推动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鲜明的时代特点
对“十一五”规划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应从三个层次来认识。
首先,从历史眼光看,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编制规划的基本前提。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由于不发达,中心任务就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目标、发展方针的制定也不能超越而只能适应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其次,从实现“三步走”战略部署看,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十一五”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
第三,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看,我国已经迈入人均
GDP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是一个“黄金发展期”、“矛盾凸现期”并存的时期。我们具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和战略机遇,主要是面临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经济全球化等五大趋势。同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储蓄率较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产业配套能力也较强。但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资源、科技、人才、体制“四大瓶颈”,“三农”问题和西部发展“两大难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国际竞争挑战难度也在加大。
在上述大背景下,“十一五”规划是一个能够反映时代特点的崭新规划。与前几个五年计划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十一五”规划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未来五年阶段性的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重点。
二是“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充分体现这种发展理念和治国理念的升华,真正成为一个从规划理念、规划体系、规划目标、规划方法都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崭新规划。
三是“十一五”规划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还不够完善的体制背景下编制的规划。规划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特征,可以说,“十一五”规划既是发展的规划,又是改革的规划。
四是“十一五”规划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背景下编制的规划。在开放度更大的背景下编制的“十一五”规划,是有全球化视野的规划,体现了全面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要求。
五是“十一五”规划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背景下编制的规划。从“十五”中期开始,我国发展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期,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近两年部分行业低水平盲目扩张带来的不良后果,在明年“十一五”开局之年可能会有所加剧。“十一五”既要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消化这种盲目扩张的后果。处理得当,可以使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在“倒逼”机制下取得突破。处理不当,就会丧失机遇。“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情况。
一条红线五个立足
“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的基本定位,是引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导航图,是描绘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是贯穿“一条红线”,明确“五个立足”。
“一条红线”就是科学发展观。“十一五”期间,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用科学发展的办法和深化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问题。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五个立足”是规划的基本政策取向,回答靠什么增长、要什么样增长和怎样增长的问题。一是立足扩大消费需求推动发展。坚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带动转变。二是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坚持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升级带动转变。三是立足节约使用资源推动发展。坚持把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数量,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四是立足增强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五是立足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坚持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活力和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导向明确的发展目标
在设置规划发展目标和确立具体指标中注意考虑了三个原则。
一是导向明确。目标的选择,目标值的研究,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突出”,就是突出人文的、社会的指标,突出城乡和区域协调的指标,突出结构和效益的指标,突出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指标,突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指标。
二是目标有限。规划目标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体现五年目标的有限性和阶段性;既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给市场良好预期,给人民以希望,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三是尽力量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既提出描述未来发展前景定性的目标,也有一些数量化、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特别是需要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以合理安排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评价政府工作绩效。
在规划目标的属性上,这次提出按照导向性、预期性和约束性三种不同属性来划分。导向性目标是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如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希望服务业比重提高,这只是一种政策导向。预期性指标是凝聚了人民意愿的国家战略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在导向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实现意愿的指标。如经济增长速度、失业率、国际收支、价格等。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向人民作出的承诺,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各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是在导向性、预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的政府意图指标,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解读二:正确把握“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
关键词:新起点 严峻挑战 “瓶颈”制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经济发展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个时期的经济运行结果,客观上总是下一个时期继续发展的起点。“十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主要表现在:
第一,物质基础的新起点。“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3.69万亿元,按照汇率折算超过1.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特别是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能源交通建设得到加强。同时,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在“十五”期末可达到或超过8000亿美元。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条件,依托这更加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今后时期我国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发展观念的新起点。“十五”期间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升华,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对外开放的新起点。“十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外经济规模明显扩大。从2000年到200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从4743亿美元增加到1.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407亿美元增加到606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56亿美元增加到6099亿美元,目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家外汇储备居第二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达到70%。我国的境外投资虽然总体规模还小,但呈现明显扩大态势。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正在顺利度过过渡期,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正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对外开放。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十一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从总体上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发展。
有利条件主要是:(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各大国从维护本国根本利益出发,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全面对抗的可能性不大,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我们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表现为市场、生产、投资、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产业转移正在拓展和加速。特别是我国具有国内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政治社会长期稳定等优势,并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和市场,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相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这些都有利于我们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资源和全球市场,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3)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空间与海洋技术等不断取得新进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科技革命,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首先,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还很不安宁。有的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上对我国进行遏制的图谋没有改变。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对我国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其次,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不断扩大,各国在更加重视与我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一些国家同我们在经贸领域的矛盾也在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的案件不断增加,直接影响我国一些产品出口。特别是近一个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人民币汇率、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外部压力加大,今后这些方面的贸易摩擦还会继续出现。第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近些年来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第四,“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是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世界经济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环境,“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有诸多有利条件。
从需求方面看,国内需求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阶段,也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阶段。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将使投资需求持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将推动住宅、汽车、电信、旅游、教育、医疗等消费持续扩大,消费需求的总量将不断增长。总之,国内市场巨大潜力的不断释放,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发动机。
从供给方面看,劳动力、资本、技术装备等生产要素都具备支撑经济较快发展的条件。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成本较低,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随着人力资本不断增加和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将为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准备条件。国民储蓄率一直保持很高水平。2004年底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2.6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5万亿元,预计“十一五”期间国民储蓄率仍将保持35%以上。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外商投资仍会持续增加。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比较充裕。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我国科技、教育和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和基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也必须看到,我国未来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困难。低水平重复建设还有可能反弹,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一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正在显现。特别是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制约“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问题。首先是“三农”问题。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近60%,农村人均耕地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还有2600万人尚未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就业压力增大是另一个难题。现在每年城镇新增加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等需要就业人员约有1100万人,加上现有失业下岗人员共有2400万人左右,还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镇就业,而城镇每年能够增加的就业岗位尽很大努力也只有1000万个左右。今后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将下降,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也将更为突出。同时,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今后还会继续增加,养老等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加大。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深层次矛盾。主要是:(1)资源“瓶颈”。我国的耕地、淡水、森林、石油以及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又使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加之经济发展正处于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费强度加大,导致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2)科技“瓶颈”。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2003年集成电路芯片85%、石油化工装备80%、数控机床70%依靠进口。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才不会受制于人。(3)人才“瓶颈”。我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水平科技研发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严重制约。(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这是经济社会矛盾中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根源。同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触及深层次矛盾和利益关系调整,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以上这些方面都要求我们在“十一五”时期必须采取正确的战略和对策,才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有效化解制约因素。
解读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关键词:新发展观 系统工程 有力保障
《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24个字实际上是对《建议》主要精神的集中概括。立足科学发展是对“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着力自主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完善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科学发展的环境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根本指导原则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关于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可以说已经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解决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系统地、高屋建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根本指导原则。“十一五”时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发展。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必须强调,作为硬道理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提高增长质量为中心,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坚持依靠改革促发展。要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要继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丰富发展内涵。要全面把握发展内涵,拓宽发展内容,推动全面发展。把提高增长质量、合理分配增长成果与加快经济增长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在经济周期的上升期,尤其要抓好提高增长质量问题。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纳入发展的内涵,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良性互动。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和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在需求结构上,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过多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三大产业共同带动转变;在投入要素上,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在资源使用上,由能源和自然资源的粗放使用向循环经济转变。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入手,采取综合措施,促使增长方式转变进入轨道。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之间资源优化配置;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不同区域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着力解决社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坚持可持续发展,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发展,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用宽广的世界眼光谋划国内发展,提高在全球范围内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求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走社会和谐、共同富裕之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工程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经过了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也需要一个过程。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任务看,必须加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深刻、系统的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作风上形成更加有力的保障。
第一,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保障。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要正确把握时代的要求,深刻认识我国的国情,善于运用宽广的世界眼光来观察事物,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正确处理关系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重大关系。要兼顾当前和长远,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和眼前的利益,也要重视长远发展和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长远发展为代价而急功近利,过分追求当前发展。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特别是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注重维护和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要妥善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合理有效地行使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总之,只有思想认识真正提高了、统一了,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保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得到褒奖,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受到惩戒。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既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要看人文和社会指标;既要看城市面貌改变了多少,也要看农村的面貌改变了多少;既要看当前的发展态势,也要看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既要看“蛋糕”是否做大,也要看广大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是否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衡量政绩,不是看表面文章做得如何,不是看花架子和形式主义的东西,而是看是否办实事、求实效,看是否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是否得到广大群众的赞成和拥护。
第三,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要深化改革,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特别是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投资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付出的代价,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建立健全政绩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人才选拔、任用和奖惩制度,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导向、用人导向加以规范化、制度化。
第四,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作风保障。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无论想问题、作决策,都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出发,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能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能盲目攀比。要讲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形式主义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牢记“两个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解读四: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目标体系
关键词:以人为本 积极稳妥 提高效益 降低消耗
目标体系的基本特点
《建议》根据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以往相比较,具有鲜明特点。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议》提出的主要目标中,涉及人民生活、群众利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最多,包括: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这些内容,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些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相衔接。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等目标。《建议》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其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资源环境、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并具有“十一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定性要求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建议》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多是定性描述,如“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等,同时也包含两个重要的定量指标,一个是“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一个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使人得到清晰的数量概念。这就较好地勾画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
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结合。《建议》在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时,加上了一个重要前提,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避免单纯追求速度的倾向。同时,目标中关于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实际上也具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含义。
体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建议》在目标中突出了资源、环境方面的要求,明确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考虑到中央的《建议》与规划纲要的不同,《建议》一般只提出一些大的、关键性的目标要求,那么《建议》如此明确地阐述“十一五”时期能源、环境方面的目标要求,而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说明对于资源、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些目标的提出,既考虑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也考虑了现实条件。实现了这些目标,就可以说“十一五”时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如何在目标中反映自主创新的要求,《建议》提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里虽然没有在字面上出现“自主创新”,但实质上也反映了自主创新的要求,因为这里所说的企业,必然也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当然,形成这样的优势企业,主要是靠市场机制,靠企业自身的努力。
两个引人注目的量化指标
《建议》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和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两个目标,尤为引人注目。
《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按照国内生产总值10年翻一番测算,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7.2%。“十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前四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7%,预计整个“十五”时期平均增长约8.8%。照此测算,实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只需要“十一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6%即可。显然,以此作为未来五年的增长目标偏低,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也缺乏鼓舞作用。从实际出发,《建议》提出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主要测算依据是: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约13.7亿,考虑到人口增长这一因素,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则“十一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约7.4%。这是有可能的。
这一目标是积极而稳妥的。一方面充分考虑21世纪头5年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预期的客观现实的情况下,这一目标比尚待完成的原有目标更高一些,也更加鼓舞人心。另一方面,考虑到“十一五”时期我国具有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市场空间、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但同时,如果与“十五”时期实际增长约8.8%的速度比,这一增长目标要低一些,与过去20多年平均增长约9.4%的速度相比更低,是留有余地的。
这一目标不仅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要求。为避免单纯追求速度的倾向,《建议》特别强调,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来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有了这个重要前提,就使经济增长的数量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速度目标导向,促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在仅有的两个数量指标中,就包括能源消耗指标,充分说明这一目标在“十一五”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提出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能源消耗五年降低20%左右的目标,确实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恰恰因为我国能源消耗偏高,降低能源消耗的潜力才大。如果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那么在现有基础上不用再增加能源消耗,也可以实现经济总量翻番。
降低能源消耗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结构和加强节能。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节能降耗。要大力推广应用节约技术,重点加强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快高耗能设备技术改造。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高效利用。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抑制高耗能行业的不合理扩张。要强化科学管理,严格节能制度,形成有利于节约的能源价格,建立健全能源节约激励和惩戒机制,减少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大力开展节能宣传,使能源资源节约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自觉行动。
解读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多予少取 反哺农业 改善生活 新型农民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真正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近8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建设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建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一环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农业水利设施薄弱,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农活还靠人力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效率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农民经营理念陈旧,凭经验搞种养经营,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提高,制约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只有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只有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才能及时卖出好价钱,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才能保证供应,农村市场才能繁荣。只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了,环境美化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完善。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针对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乡镇。这就是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果农村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让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制定、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落实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形成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适应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开发利用好南方草山草坡和丰富的秸秆资源,缓解牧区草场超载压力,推广集约饲养模式,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推广健康养殖方式,积极发展远洋捕捞,大力发展水产业。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产出率。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改善农业技术装备条件,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优质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要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固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政策性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农业贷款难、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建设农产品集贸市场,重点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稳固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鼓励采用现代流通方式,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要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建立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探索采取多种办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生活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着力培育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此外,还要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户的多种服务功能,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要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切实落实好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要结合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作,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金农工程”,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在巩固人畜饮水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及其他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燃料和能源。要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扶贫开发方式。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基本素质,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开辟基本增收门路。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要尽可能实行易地扶贫;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建立救助制度。
着眼突出问题实现重点突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下几个方面,是重要切入点。
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的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可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因为,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农村,当然也不能没有新型农民。
培育新型农民,要切实组织实施好各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一是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二是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培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增进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提升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于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增强“六个能力”,即增强耕地资源产出能力,增强农田水利保障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产品加工业转化能力,增强农业抗御灾害能力,增强农业发展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代价”的路子,虽然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也导致了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今后,我国农业发展将继续面临日趋明显的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克服这一制约,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要加快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水平;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加快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农业支持保护是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第一,农业支持保护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政府行为,它是指政府作为主体,着眼于经济运行全局,运用政策手段对农业发展进行调控的一种方式;第二,农业支持保护是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它由不同层面、不同环节各种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所组成。农业支持保护的核心是投入支持,即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通过投入支持,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业国内支持总量;要调整农业支持保护结构,重点加大对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改进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质量管理和出口企业的保护,努力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