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颜
当总理坐在电脑屏幕前,仔细浏览网民的提问并认真做答,亿万普通网民的心里所想、心中所愿与总理的温情流露、真情告白水乳交融,深深打动着总理,也深深震撼着网民。不拒绝任何人提问,不回避任何问题的自信与坦诚,勾勒出总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宽广胸襟,折射出一个国家民主、开放、进步的博大胸怀。这一刻,全球网民共同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新的标志。
2月28日下午2时许,温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考察工作、亲切看望两网工作人员,并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这是继去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同网民在线交流之后,共和国政府首脑的又一次“触网”,为中国执政者主动走上互联网与网民直面交流注入崭新内容。
冰雪封冻的回家路上,地震灾区的废墟丛中,留下了中国领导人亲历现场、体察民情的足迹;中南海外互联网上,涌动着亿万网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诚参与和责任担当。执政者倾听最广大、最普通民众心声诉求的举动与网民忧国忧民的情怀,在网络空间交融汇聚成推动国家实现民主富强的滚滚洪流。
借助互联网技术,总理赋予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线交流中,总理最关心、讲的最多的还是如何不断改善群众生活。一句句关切,一阵阵暖意,让网民又一次亲身体会到什么叫党和政府与人民心连心,什么叫群众的冷暖总理最牵挂。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中国利用政府上网工程等多种手段大力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运作的制度建设,把依法行政、信息公开、接受监督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中国政府网的成功创办,更是让“永不下班”的国务院变为现实。广大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和中央政府直接交流,获取想要的各种政务信息。温总理专门为中国政府网题词,勉励工作人员“继续努力,把政府网站办好”。中国网络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政府朝着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方向阔步前行。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总理是人民的大管家。怎么当好家,需要打开大门,问计于民。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很重。两会前夕,总理上网与网民交流,察民情、集民智、聚民心,虚心请教,问计于民,综合考虑,科学决策,让党和政府与民众贴得更近,让决策和实际靠得更实,让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齐心协力战胜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定信念变得更强。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结构分层、利益诉求多样、思想观念多元的现实,使得更多群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日益增长。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渠道,在更大范围更全面地倾听各界意见,征集各种建言,已经成为中国执政者的政治自觉。2005年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就公开表示自己提前上新华网浏览了网民提出的几百个问题,非常感动。4年之后,总理再上新华网与网民零距离交流,又一次给各级政府官员作出适应信息化时代执政要求的表率。网络监督、网络民主正在从概念变为行动,参与抒写着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新的路径。
网络虚拟空间里跃动着真实的脉搏,流淌着真切的情感。总理和网民的在线交流时间是有限的,但总理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情怀是无限的,必将随着这永恒的美好记忆而永载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册,而网络推动中国民主进步的巨大作用也会前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