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纲要
来源:郑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二○○九—二○二○)

  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是世界先进城市的一般特征和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市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这是根据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以世界眼光、创新思维确立的郑州城市发展的新定
位,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是郑州城市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迈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为加快推进郑州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力争早日跨入全国先进城市和世界知名城市行列。

  2.总体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发展更加协调,人民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到202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

  ——经济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左右,外贸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达到30%,世界500强企业在郑州设立分支机构数量达到50家,年接待海外入境游人数达到100万人次以上。

  ——社会进步: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人文发展指数(HDI)达到0.9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每万人医生数达到50人以上,万人公共馆藏图书达到2万册以上,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生态环境: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100的天数达到9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城市建设:人均道路面积为15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2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信息化综合指数为90%,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每年3000万人次,年举办国际会议会展100次以上。

  ——创新活力: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20件,万人科技人员数达到25人,对外技术依存度降至30%以下。

  3.发展步骤:第一步,到2010年,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信息化城市建设实现率先突破,跻身全国一流信息化强市。第二步,到2015年,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生态型城市建设实现实质性突破,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第三步,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跨入全国先进城市和世界知名城市行列。

  4.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必须坚持以现代化为目标。围绕提升城市经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快郑州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必须坚持以国际化为方向。主动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增创发展新优势,力争在优势领域达到世界先进城市水平。必须坚持以信息化为基础。加快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推进郑州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保障。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城乡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相协调。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主体,增强创新活力,大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郑州制造向郑州创造转变。

  二、加快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

  5.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着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注重发挥优势,拉长链条,壮大规模,优化布局,建立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铝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煤化工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实施扶优扶强,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向郑汴新区、郑洛工业走廊和特色工业园区集中,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打造各具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园区。依托郑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郑汴产业带、郑州九龙国际产业(物流)园区和航空港区平台,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国内外500强企业聚集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继续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严格控制高能耗和高污染企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切实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6.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加快形成与中心城市功能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汽车电子、智能仪器仪表、新光源等潜力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加快商贸都市建设,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业和中介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到2020年,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现代农业的生活休闲、旅游度假、文化教育等社会功能,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7.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切实保护劳动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权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强民生福利指标体系评价监测工作,确保各级政府新增财力重点投向民生领域,确保每年政府支出预算中涉及民生项目的资金比例达到50%以上。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绿色周末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到2020年,体育进社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廉租住房建设,逐步扩大经济适用住房规模。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

  8.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持续增加公共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建设的投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学前教育网络,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建设一批一流水平的学科,造就一批处于世界前沿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以上。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方针,完善集培训、职介、保障为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创业政策环境,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扩大城乡低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完善和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9.完善社会管理。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新型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快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监管,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加强社会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环境安全事件。坚持依法行政,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地方法规,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平安郑州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逐年提高。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做好基层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

  10.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断增强市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市民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培养和提高市民的集体感、荣誉感、归属感。培育和弘扬“博大、开放、创新、和谐”的郑州精神,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城市形象。广泛开展和谐社会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科学知识、法律法规、文化艺术和卫生健康素质,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按照基础设施健全、城市功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管理水平先进、文化氛围浓厚、都市品位彰显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加大中心城区保护改造力度,突出改善人居环境和古都保护两大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方便市民生活的街道公用设施,打造一批风格各异的特色街区,建设一批艺术品位高、文化底蕴深厚的精品建筑和城市雕塑。按照“复合城市”理念,加快大郑东新区建设步伐,培育支柱产业,完善配套设施,实施精细管理,努力建设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城区、综合改革核心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服务的区域服务中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商业网点、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设施,完善城市供电、供气、供热和供水、排水系统。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加快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共汽车运营系统(BRT)建设,2020年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35%以上。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卫星城市和中心城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2.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加快专项规划和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严格城市执法监督管理,完善城市管理监督和指挥体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指挥、处理和反馈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加快实施网格化、精细化、无缝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快速反应能力。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数据库,完善涉及科技、经济、教育、公众领域等方面的大型公用信息数据库,建成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完善政府和全社会数据中心、数字认证中心,统一城市呼救中心和城市应急需要的信息通讯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强化市容环境管理,加强城市建筑和市政设施管理,建立定期维护、修复和翻新机制,提高环境卫生设施覆盖率和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

  1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突出郑州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国际化思维、国际化视野,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完善招商引资方式,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主动承接新一轮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积极吸引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将区域性总部及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落户郑州。加快郑州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推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高金融业国际化水平。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资源能源开发、农业生产和开展劳务输出。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强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国际营销,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到2020年,当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达到50亿美元以上。

  1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建设领事馆区,争取外国领事机构落户郑州。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争取在郑州设立办事机构。继续与更多城市,特别是中等以上发达国家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快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灵活运用国际贸易准则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能力。加强与国外金融保险、投资并购、会计、审计、律师、信息咨询等行业性组织的联系与沟通,以国际通行的行业规范推进各类专业性行业组织及机构建设。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建设若干国际水平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型产业项目。建立国际人才流动机制,吸引更多国际性人才来郑就业。

  15.建设国际文化名城。充分发挥郑州文化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厚重丰富的中原文化底蕴,加快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融合。完善文化政策,整合文化资源,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提升文化品位。高标准规划建设沿黄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带和嵩山、黄帝、商城遗址文化功能区,继续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传统武术节等国际性文化活动,推动优势文化项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培育,打好国际牌、特色牌、市场牌。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文化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园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和知名文化品牌。

  16.建设国际旅游名城。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运行相结合,加大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开发系列旅游产品,优化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打造“少林”、“嵩山”、“黄河”、“商都”、“黄帝”等旅游精品,培育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旅游带动功能。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充分发挥郑州作为“郑汴洛”三点一线黄金旅游带和大中原旅游区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与国内外其他城市旅游线路的融合对接,构建旅游业对外交流平台,把郑州打造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到2020年,年接待海外入境游人数达到100万人次以上。

  17.建设国际物流中心。以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和出口加工区“大通关”平台建设为重点,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建立海关监管、商品检疫等一体化的货物进出境快速处理机制,实现一站式服务,“24小时”便捷通关,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以圃田、航空港等物流园区为核心,以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等为窗口,以郑东新区、国际物流园区、航空港区、郑汴产业带、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园区为载体,形成地面物流与航空物流、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互补,技术、资金、品牌与市场网络互为联系的立体物流体系。积极引进联邦快递等国外大型物流企业,鼓励企业在国际上寻找供应商和客户群,拓展供应和销售渠道,开拓国际物流市场,不断扩大国际物流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城市物流服务功能,完善城市商品市场体系,发展新型流通方式,优化城市配送体系建设。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际物流结点与枢纽城市。

  18.建设国际会展城市。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方针,激活办会办展主体,拓宽办会办展渠道,培养和引进会展人才,大力发展会展业。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为基地,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大型博览会、商贸物流洽谈会。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会展场馆合作,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公司来郑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会展业务,提升办会办展档次和服务水平,形成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继续办好郑交会、中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推动会展业向国际化、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到2020年,年举办国际会议、会展和交流活动100场(次)以上。

  19.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按照建设全国大型复合枢纽机场和国际枢纽机场的要求,建设高效便捷、功能完备、设施一流、安全舒适的中西部国际航空枢纽。加强空陆运输协调,提高客货集疏能力,整合区域航空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航空公司在郑州机场设立基地,拓展新航线,增加新运力。加快航空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布局高速公路、铁路、轻轨、干线公路、城市道路等交通方式,构建航空港区综合交通网络。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体系联网,形成以机场至郑州、许昌、漯河、平顶山等城市的城际轨道快速通道。鼓励航空公司、机场、货运代理、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之间建立战略联盟,构建航空货运供应链。到2020年,货邮周转量达到60万吨以上,成为我国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机场。

  20.建设国际产业园区。按照国际惯例,规划、建设、管理国际产业园区。学习借鉴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经验,积极吸引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入驻园区。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鼓励园区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实现生产、销售、融资及设计、研发的国际化。做大做强汽车、电子等大型外商投资企业,面向世界,整合资源,扩张规模,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

  四、加快推进信息化城市建设

  2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技术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宽带通信,积极推动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的多元化宽带接入网络,大力发展光纤和无线网络。建设数字化广电网络,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信息化、产业化。建立产业公共技术开发平台、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一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一批面向全社会的基础性、公益性数据库,以及全市通用的电子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高性能计算中心和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到2020年,全市城镇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

  22.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制订实施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优先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业,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业。重点抓好国家级863中部软件产业基地、中国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和国家级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集中,努力把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信息产业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把郑州建成辐射全国、特色突出、体系完备的重要信息产业基地。

  23.推进工业信息化。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重点抓好企业管理、研发和生产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融合,推进工业设计智能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自控化、经营管理网络化,推动软件技术、集成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产品与传统工业的衔接,完善改造传统工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快信息技术在汽车、装备制造业、铝工业、食品工业、纺织服装业等重点行业的应用。鼓励支持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信息化职能机构并设立企业信息主管(CIO),2020年信息管理系统覆盖率达到90%,全市所有的产业园区建立信息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

  24.推进农业信息化。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实现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多功能信息服务站。继续办好“12316三农热线”,推广深化“三电一站”模式,构筑现代化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加强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等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经济预测和预警系统。实施农村市场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工程。推进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

  25.加快服务业信息化。推进物流业信息化,开展物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扶持传统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加大现代物流业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商贸流通业信息化,推广普及数字终端设备、电子订货系统、条码技术和电子标签技术,建成若干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港。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鼓励大中型流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实现虚拟市场和实体市场有机结合。建设外资和外贸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专业化金融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电子支付系统,实现金融管理信息化。大力推进旅游、交通等服务领域信息化。

  26.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加快党政内网建设,重点构建内网网络平台、安全支撑平台以及公文交换、信息报送、信访服务等系统。完善电子政务外网,开展各项电子政务应用。加快电子政务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办公业务资源、宏观经济管理、应急指挥、工商管理、企业信用、人口资源、卫生信息、人才培训、城市规划与建设以及“金”字系列等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开展“一站式”电子政务,加快政务信息公开步伐,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整合完善综合门户网站,扩大网上办事业务范围。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建立职能协调、并联运行的工作机制,实现政府对市场的联合监管。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与考核。

  27.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建立完善电子认证服务中心、社会信用服务中心、网上金融支付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等支撑体系。分层次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加快优势企业电子商务建设。打造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工程提供服务,到2020年,90%以上企业建立网站并应用电子商务进行原材料、零配件采购及产品销售。完善面向消费者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在旅游餐饮、批发零售、农副产品等方面实现 “一网式”电子商务服务。

  28.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制订实施《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总体规划》,建立全市教育信息系统,实施“校校通”工程,实现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全市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卫生信息资源,实现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信息联动。建设覆盖市县两级的卫生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应用信息系统。建立地名管理和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全市社会保障业务资源数据库,实施“一卡通”工程,促进各类社会保障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设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实现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加快广电传媒、新闻出版、体育休闲、演艺、旅游等文化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档案馆、数字文化馆和数字音像资料馆。

  29.全面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建立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强化信息化安全措施,统筹规划灾难备份建设,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加快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建设,保护重点机关及部门网络和公众网站安全。大力发展网络安全技术,引入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广泛推广使用安全防范软件。加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

  五、加快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

  3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订《郑州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发、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技术,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性企业和园区,建立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实施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强矿产资源、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1.全面治理环境污染。强化环境准入、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逐步实现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改善能源结构,控制煤烟污染,减少电厂和各类燃煤设施的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扬尘污染,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到2020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严格保护水源地,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工程,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处置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到2020年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合理调整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加强工业企业噪声和交通噪声管理,加强营业场所、工业场所等各类社会生活噪声控制。

  32.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立城乡用地统一规划管理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城乡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和对土地储备的引导,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居住用地结构,加快闲置土地清理,加大零散老工业区整合升级改造力度。加快把重点产业园区规划纳入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度提高产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按照行业发展需要,在重点产业园区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厂房特别是多层厂房,保障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优先保障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加强城市地下和空中空间资源的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和审慎开发。

  33.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城市水系蓝线管理和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管理,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和城市水系保护。充分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配额,进一步提高黄河引水量,加大再生水等水资源开发力度,推广雨洪利用技术,发挥水库与地下含水层的调蓄作用,保证水资源供需动态平衡。尽快修订完善行业用水标准,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关停高耗水工业企业;建设企业内部水循环系统,提高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50%左右。加大节水宣传,提高节水意识,推广节水型器具,依靠科技进步,运用经济、法规等多种手段促进节约用水。

  34.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垃圾、生物质能、太阳能发电技术。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法规,加强节能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节能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加快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鼓励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禁止新建技术落后、能耗过高的工业项目。202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降到0.78吨标准煤,清洁能源占能源终端消费的50%以上。

  35.推进生态体系恢复。制订和落实生态控制线保护与优化方案,抓紧出台基本生态控制线法规条例。对生态控制用地范围的现有产业项目,制定鼓励工业异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城市森林生态绿地规划,落实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生态风景林和水源保护林建设。严格实施城市生态水系规划,推进集防洪、景观、水资源配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水系建设,加大河湖水系治理力度,构筑“六纵六横三湖”河网体系。2020年人均水面面积达到6.8平方米。

  36.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严格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快植物园、森林公园和社区公园等建设,完善生态型、观赏型、游憩型等多种类型的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广泛开展种植市树和市花活动,多渠道拓展绿化空间,丰富景观的空间和季节变化。加强城市街景、建筑物、公共空间及门户地区的艺术化设计和人性化改造,把我市建设成为主题鲜明、环境协调、富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37.提高生态文明素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创造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展示基地,推行现场式、体验式公众教育,促进人与城市的互动,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环保,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开展环保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各单位和公众优先采购绿色产品,避免或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风尚。强化企业环保社会责任,创建环境友好企业,鼓励和倡导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排污权交易。探索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人口统筹协调体制,以政策和法律手段调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制定出台维护公民基本居住空间权利的法规和规章,优化人居环境。

  六、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38.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全面开展创新型企业认定与试点工作,选择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等级进行重点培育。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引导加工贸易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引导民营科技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带动人才集聚和创新投入。完善国有企业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投入、创新成效等纳入业绩考核范围。

  39.建立创新资源集聚机制。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在郑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在自主创新上的作用。完善对外科技合作工作体系,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参与郑州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引导各高校、科研机构与郑州产业界合作开展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引进域外科技力量合作建设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对已建各类研究中心不断进行完善提升。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在郑州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探索国际创新平台建设新模式。建立技术引进分类目录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建立再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到2020年对外技术依存度降至30%以下。

  40.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产学研共建研发机构、共担科技项目、联合技术攻关。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引导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合作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形成开放式创新网络。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每年选择30个项目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并给予重点支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投入和利益分配方式,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的新体制。鼓励和促进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人员互派和交流,积极开展经常性的高层次、多领域产学研活动。

  4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行政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加强规划引导、制度建设、政策调控和公共服务上来,转移到组织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来,转移到推进科技进步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转移到提供优良的创新服务环境上来,实现科技项目实施、经费分配、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提高自主创新的效率和效益。推动公益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动转制科研机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民办科研机构,鼓励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科研机构,在计划立项、技术职务评聘和技术性收入减免税优惠等方面享受全民所有制科研机构同等待遇。

  42.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管理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培养引进专项计划,引进两院院士和担任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工程的首席专家,吸引各类博士进驻郑州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稳定的海外人才引进渠道和工作机制。对重点培养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专项资助。建立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办法,制订职务成果转让实施细则。大力宣传我市自主创新的典型经验,重奖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增强和激发全市人民的创新意识。

  43.拓宽自主创新投融资渠道。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稳步增加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探索财政投入新方式,对企业承担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事先引导、事后补助”的办法,鼓励企业成为投入主体。鼓励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进入创业投资业,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鼓励科研单位与商业银行开展新业务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信贷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大力发展科技保险。

  44.提高自主创新社会化服务水平。构建以提供研究开发前沿性技术、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为主的技术研发平台,以提供检测、试验条件为主的检测实验平台,以提供科技文献、标准、情报等信息服务为主的科技信息平台,以提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主的技术转移平台,为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民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科技服务机构。加强科技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标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4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创造与保护机制,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为鼓励自主创新、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实施专利战略,把获取专利作为科技项目立项、科技进步奖评审及科技型企业认定的重要条件。建立市级专利专项资金和维权补助资金,并逐年增加投入,对申请和授权的专利给予补助。设立示范培优、专利技术转化实施资金和专利奖,对核心技术专利和在产业化实施中产生较大效益的专利予以奖励。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推动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融合。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建立国际标准跟踪机制,积极参与制订和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七、保障机制

  46.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新闻媒体要广泛深入宣传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建设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典型经验,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对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督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7.强化人才支持。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改革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促进人才配置市场化、人才评价科学化、人才服务产业化、人才市场专业化。实行柔性引才引智策略,鼓励各类人才通过讲学、兼职、担当顾问、项目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方式和途径参与城市建设。建立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和选拔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使用弹性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48.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财政性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专项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专项补贴与综合补贴相结合的财政补贴制度和税收优惠措施,支持企业加大投资力度。通过贷款贴息、贷款担保、保险补贴等经济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城市建设。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资金,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体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

  49.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廉洁高效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和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逐步建立全方位的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完善投诉事项和投诉案件暗查暗访及情况上报、通报制度,严厉查处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许可、执法执罚中的乱作为、不作为、效率低下等问题。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道德建设、产权改革和法律约束,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及个人信用监管和激励惩戒机制。完善和推广社会信用评价系统,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发挥信用信息改善信用环境的监督和激励作用。完善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消除政策壁垒,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和偷逃骗税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宽松、公正的创业发展环境。

  50.建立考评机制。按照硬化标准、细化考核、量化评分、优化结果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考核评估机制,实行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平时考评与集中检查相结合,考评与奖惩相结合。设立全市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考核指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