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市档案馆采访时获悉,市档案馆正在加快“红头文件”的数字化进程。这样,沈阳人以后就不用跑到档案馆查阅文件,坐在自己的家中上网就能随时看到“红头文件”了。
近半市民查阅拆迁政策文件
“红头文件”通常指的是党政机关印发的政策、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过去由于对外公开的渠道比较窄,群众查阅不便,既影响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也妨碍了相关政策的贯彻和落实。随着各级政府加强了政务公开以及市民的政策观念逐渐加强,来档案馆查询政务信息和现行文件的市民逐渐增多。
与“红头文件”刚刚正式向公众开放时,每天接待百余人的盛况形成明显反差,如今每年到市档案馆查阅“红头文件”的市民总数基本保持在1000人左右。在查阅“红头文件”的市民中,将近一半的人是来查阅关于拆迁政策的现行文件的,其中2004年下发的《沈阳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查阅率最高。
养老保险的现行文件也有许多市民关注。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我身边的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养老保险,可是都不太了解相关的政策,在办事时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文件了,就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查阅“红头文件”缘何不“热”
记者在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看到,这里不仅为市民提供现行文件的免费查阅服务,而且硬件条件也非常好。大厅里宽敞明亮,可以同时容纳100多人。只要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市民便可查阅、摘录、复印所需政务信息。这里还设有政务信息电子触摸屏,供市民查询信息。即使市民不会使用电脑输入信息,也可以在屏幕上直接用手书写汉字,来轻松找到自己想看的文件。既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又可以解决百姓的难题,为什么沈阳人查阅“红头文件”始终不温不火呢?
据分析,一方面,由于档案馆以前的馆藏资料,大多是10年甚至20年前的,时效性较差,很难完全满足市民对查询现行政策文件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免费查阅现行文件的相关宣传力度还不够,许多人都是在刚开始对外开放时了解到这个重要信息,目前还有相当多的人对档案馆的这项服务不了解,不知道到哪儿查、如何查阅自己需要的文件。
市档案馆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更多的市民能够及时、方便地查阅现行文件,市档案馆正在加快“红头文件”的数字化进程,以“沈阳档案信息网”为核心,加紧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站群,建成与国家档案信息网、辽宁档案信息网和沈阳市政府门户网站相连的全市档案信息网,重点建设“网上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争取在今年内将网上公布的现行文件,由现在的2000余份增加到1万份。这样,沈阳人以后就不用跑到档案馆查阅文件,坐在自己的家中上网就能随时看到“红头文件”了。
(记者 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