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省财政工作目标和任务
来源:湖南省政府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富民强省的关键之年,全省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扩内需、保增长为主线,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壮大财政实力;以保运转、保民生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支出体系;以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为目标,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以绩效财政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增收节支,强化财政监管,为实现富民强省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积极平衡理念,全省财政总收入安排1426.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2%。支出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决策部署,对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重点支出予以积极安排。为顺利完成上述工作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点支持扩内需保增长,增强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各级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经济决定财政的思想,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灵活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一是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要突出投资重点,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的主要方向领域,结合湖南实际,选准选好重点项目,投资主要向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生态环境工程、公路铁路等城乡基础设施和企业技术改造等重要领域倾斜,积极促进扩大投资。要努力拓宽重大项目融资渠道,及时掌握中央政策动向,做好与中央投资计划的对接,积极争取中央扩大对我省预算内投资和国债投资;进一步发挥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融资平台作用,提升重点项目融资能力;发挥财信控股、土地资本经营、高新投、铁建投等公司投融资优势,着力打造省级综合融资平台;改进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采取按实际到位投资额进行奖励,促进招商引资。要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建设激励机制,调整和优化财政基本建设投资结构,逐步减少对项目的直接投资,重点对项目储备、申报和开发等前期工作给予经费补助,对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度快、建设质量好的部门实施奖励。二是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园区承载平台建设等资金规模,突出支持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支持完成国有企业改革阶段性任务,妥善解决改革遗留问题,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积极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采取税收返还、技改贴息等方式,支持重点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收益的收缴、分配机制,收益分配主要向增强重点优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倾斜;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引导消费的功能,提高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采购份额。三是积极支持企业渡难关。要进一步增加投入,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公司发展壮大,采取奖励和风险补偿手段鼓励担保机构扩大贷款担保规模,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升融资能力。对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给予适当奖励,对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给予上市前期工作经费补助。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并采取缓缴社保费、扩大失业保险使用范围、支持困难企业开展在岗培训等措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帮助企业应对危机渡难关。四是进一步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进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确保退税及时足额到位。继续整合现有外贸发展资金,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机电、有色、花炮等优势产品增加出口,支持外贸企业专利研发和出口品牌建设,推动外贸出口结构和贸易主体结构调整优化。
  
  (二)重点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增强农村全面发展能力。要更加重视“三农”工作,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努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继续巩固和完善惠农补贴政策。认真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加强补贴发放管理,加大对惠农补贴发放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补贴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民手中。二是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出行条件。积极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病险水库治理以及耕地地力提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支持农村能源、安全饮水和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积极支持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支持完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继续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增强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继续支持完善农业病虫害、灾害预警防治体系,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规模,增加保险品种,提高农业抗御灾害能力。继续支持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和标准化改造,做好“家电下乡”财政补贴工作。着力支持完善农村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筹建省级农业信用担保公司,推动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四是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整合资金,支持水稻、生猪、柑桔、油茶等优势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落实粮食油料生产大县奖励政策,调动基层政府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五是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湘西自治州、国扶县、省定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落实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从今年起,启动“生态移民工程”,支持滑坡、无地少地移民搬迁安置。六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今年将村均运转经费提高到4万元。启动乡镇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工程,力争5年内帮助解决全省乡镇办公用房困难问题。
  
  (三)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要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把改善民生与扩内需保增长紧密结合起来。一是进一步健全优先发展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和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问题,落实好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加大对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加对高中教育的财政投入,重点支持高中体改课改等专项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高中学校补助公用经费。提高高等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和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促进提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建立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奖助学金制度。二是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和服务相结合的创业支持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继续推进做实个人账户试点,探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推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低保补助水平。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健全抚恤待遇自然增长机制。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财政对参保城镇居民、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妥善解决困难企业和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支持完善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对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医技人员培训等给予支持。进一步完善城乡大病救助制度,加强计划免疫和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四是支持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村通工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步伐,积极开展送文化、送电影下乡活动。逐步扩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范围,支持提升展示服务水平。支持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支持开展青少年避险自救知识培训和课外文体活动。五是支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支持城市廉租住房建设,大力推行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等办法,支持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从2008年起5年内,帮助解决5万户以上无房、住房属危房的农村困难群体改造或新建住房。六是建立财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大力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继续推进全省造纸企业污染整治、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分清治理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推进矿山企业尾矿库治理。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促进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下洞庭湖区渔民解困工作。目前,省里已经出台了渔民上岸安居、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转产转业等六条解困措施,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部署。希望湖区财政部门领导本着对民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帮助解决渔民的生产生活困难。
  
  (四)重点推进增收节支,着力保障收支平衡。2009年将是近几年来财政平衡压力最大的一年,强调增收节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积极组织收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从严从紧安排支出,努力增收节支。一是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加强与税务、物价、统计等部门协调配合和信息交换,加强宏观税负和重点税源研究,分税种、分行业、分企业进行分析,挖掘收入增长潜力。坚持依法征税,既要坚决打击偷逃骗税行为,改进征管手段,确保应收尽收,又要规范征收行为,坚决杜绝收“过头税”。二是从紧有序安排各项支出。根据形势和情况变化,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支出,对一些非紧要、非“三最”的事项,能压则压,该减则减,当缓则缓,适当调整实施范围和支出进度,集中财力优先确保重点支出。三是严控新的重大支出口子。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对口支援地震灾区重建支出、法律规定增长的支出以及民生项目支出等重点支出外,原则上不再开大的支出口子。四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控党政机关公用经费开支,对公务购车、会议费、出国费和接待费等实行零增长,其中,省本级公务购车经费比上年压减30%;严控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面积、超标准建设和装修,其中,省直行政基建投资比上年压减10%;严控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项目,促进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
  
  (五)继续深化财政改革,着力完善财政体制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今年开始实施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省与市州利益同享、风险共担、征管有序、运转高效的财政管理新体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引进成本差异系数和因数分配法,增强转移支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争取用三年的时间逐步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经费预算衔接机制,进一步健全公用经费定额管理标准体系,建立重大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机制,继续完善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办法。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范围,将省本级三级预算单位和省属高校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将省本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公务卡结算范围。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监管,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推进涉农资金和民生项目采购工作。稳步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做好国有资本收益的收缴工作,完善国有资本收益分配机制。三是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研究乡镇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措施,全面推行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开展村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探索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大力推动乡村债务化解工作,确保年内完成“普九”债务化解任务。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改革范围,完善配套政策。四是进一步推动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督促所有县市区落实规范津补贴第一步工作,统筹考虑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待遇问题,确保社会稳定。认真执行津补贴调节基金政策,帮助低收入县市区提高收入水平。五是认真做好燃油税改革工作。积极落实中央燃油税改革政策,精心制定财政相关配套办法,妥善解决低收入群体、农业等弱势产业油改负担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行。同时,以燃油税改革为契机,支持理顺交通系统财政财务、人事管理体制,推动交通事业健康发展。
  
  (六)重点强化财政监管,着力提升财政监管水平。一是加强财政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推动《湖南省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和《湖南省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切实抓好“五五”普法工作,努力提高干部队伍依法理财意识和能力。严格规范财政行政程序,主动公开财政重要信息,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有序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二是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土地闲置费、耕地开垦费等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从严控制非税收入缓减免审批,强化以票管收的手段,努力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建立健全土地出让收支预算管理制度,稳步推进非税收入年度预算编审工作,逐步实行非税收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和统筹安排。三是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监管。继续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创新,强化财政大监督理念,认真做好财政收支监管和内部监督,尤其是要做好中央拉动内需增加投资专项资金的监管。继续开展对教育、农业、社保等重点项目资金的专项检查和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财政预算安排挂钩。进一步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积极拓宽评审工作领域,逐步将以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的交通、水利、环保等重点项目纳入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四是进一步加强对会计和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管。要通过规范管理、创新机制,建立科学、有序、有效的行业管理秩序。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和诚信建设,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五是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继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理顺管理职能,严格资产配置、处置审批程序,公平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六是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步伐。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有效整合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征管、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等信息资源,加快系统改造升级,确保网络运行安全高效。
  
  (七)重点推进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干部理财水平。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财政事业科学发展关键也在人才。因此,不断加强财政干部队伍的勤政廉政、工作作风和综合能力建设至关重要。一是要构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注重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和运用于财政工作的始终,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引领科学跨越发展、推进富民强省上来,体现到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二是要建立健全干部人事制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培训、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等选人用人制度,为那些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激发整个干部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三是要进一步推进财政文化建设。要着力加强财政文化建设,使全体财政干部始终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理财原则,常怀“信心、爱心、责任心”,懂得“感恩、宽容”,保持“廉洁、忧患”,真正做到以先进的文化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成就事业。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必须按照“勤政促发展,廉政保平安”的要求,继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廉政教育,强化财政权力制衡与监督,努力构建财政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财政干部勤政廉政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