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的政府网站,该醒醒了
来源:无锡日报 更新时间:2009-03-17

 
 
作者:奚旭初

宜兴一位网民抱怨:身边的一些乡镇政府网站经常不更新,镇里的很多信息,我们老百姓都不知道。记者打开该市多个乡镇政府网站的网页,果然发现它们大都处于“半休眠”的状态。不少网站还是创办之初的“老面孔”。(3月14日无锡日报)

建政府网站本为推进政务公开,是反映政府工作的一个“窗口”,为群众提供“办事指南”,为政府与群众沟通架起一座“桥梁”。那些闷头大睡的政府网站又怎么担当这个重任?宜兴的这种情形,不少地方都有。一年半载以前的资讯,还挂在“最新动态”的栏目中;已经废止的“红头文件”,仍在有模有样地“公开”;早已调离的领导干部,依然还在“领导班子成员”内介绍;机关都搬家了,地址却还在原地不动……诸如此类的“老黄历”,在一些政府部门网站上比比皆是。

问题在网站上,根子在脑子里。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的老毛病作怪。要是当初建网站就仅仅把建网站当作一种“时尚”,创办之初热热闹闹,随后就不闻不问,那么建成之日就是睡觉之时,也就难免矣。尤发人深省的是,一些地方也曾多次实施“叫醒工程”,但一些网站或者是叫得紧了,醒过一会,稍有时日,却又睡态复萌,还有一些网站,睡意实在太浓,虽是屡“叫”,干脆就是不“醒”。 说政府网站“睡不醒”,只是比喻。政府网站“醒”还是“不醒”,是由人决定的。人“醒”了,政府网站自然就“醒”,而如果人“睡不醒”,政府网站又怎么能“醒”?要切实改变政府网站的现状,需要政府部门转变观念,真正摈弃形式主义。

今天建设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然而公共服务除了资金投入,更要靠人。如果政府工作人员公仆意识不强,不能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那么公共服务即使有了外在的“形”,也难有全心全意这个“神”,具体到政府网站,也必定有“形”无“神”。一个规范的网站和政府的形象密切相关。今天讲打造“阳光政府”,其实,办好政府网站就是打造“阳光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反过来,看政府网站是什么样子,多少也能看出政府部门的样子。